湖北日报讯 记者 孟静 实习生 李文莹 通讯员 谢毅
许多“大户”流转冬闲田种草
13日,记者来到襄阳朱集镇的四海富民牧业有限公司。8栋大小不一的牛舍坐落在养殖场里。公司负责人尚世海介绍,公司年存栏300头牛,为满足饲料供应,租用了300亩地四季种牧草,每年9月还要流转镇里400亩冬闲田,种上黑麦草。
“冬闲田租金低,一亩200元左右,价格连全年流转土地价格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到来年4月,能收获牧草四五茬。”尚世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冬闲田一年产草量约为7500公斤,将草直接供给自己的养殖场,每头牛的养殖成本可下降30%。“如果能多流转一些冬闲田,多的草还能卖,收益更高。”尚世海盘算着。
省农科院牧草室主任研究员刘洋认为,冬闲田种草养畜,不仅能合理利用冬闲田的资源,还能为牛羊提供青绿饲料,保障家畜顺利越冬。“目前我省大型奶牛场都在大规模流转冬闲田种草。”刘洋介绍,以往由于饲料不足,家畜秋肥冬瘦。“黑麦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作为饲料,是秸秆营养价值的10倍。”
“冬闲田种草养畜,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家畜养殖规模,应成为我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散户”种草有一定风险
大型规模养殖场有资金、有技术、有机械,种草就是为了解决饲草问题,为综合效益做“加法”。那么小散养殖户对冬闲田种草养畜又持何态度?
麻城中驿镇梅河村的梅剑猛,养了30头牛和70只羊,长年依靠荒山草坡放牧。“但是到了冬天,草就枯萎了,饲草量远远不够。利用冬闲田种草,牛羊吃得好肉质才好,来年才能卖个好价钱咧!”但是梅剑猛也有苦恼:“我自家种了10亩黑麦草,给牛羊提供越冬饲料都还不够,还要再买一点,但是再去流转冬闲田,我一个人又忙不过来,请人成本又太高了。”
尚世海也遭遇了尴尬:“本想发动附近农民在自家田地利用冬闲时间种草,收割后我直接收购,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民说,种牧草并不是简单的事,一样需要施肥、除虫等田间管理。“我们不懂种草技术,种的草只能割一茬,第二茬就开始长虫。没有技术指导,肯定亏本。”不少农民还反映,市场上草籽不仅价格高,质量还没保证,再加上有的地区常年干旱,缺水可能导致牧草产量低、质量差。“辛辛苦苦种下去,忙活个半年,最后没有收成,谁愿意种?”
技术和规模是决定因素
省畜牧局调研发现,目前种草企业主要有4种类型,分别为大型规模养殖场、小规模养殖场、专业化饲草生产企业和种粮大户。种草要么为了解决家畜养殖饲草,要么靠稳定的销路售草。“开发冬闲田种草,应以牛羊养殖户为主体,鼓励规模养殖户利用自己的冬闲田或流转周边农户的冬闲田种草养畜。”省畜牧兽医局草业管理处副处长梅俊说。
据了解,根据地力、技术差异,我省每亩地产草量在3到10吨不等。若按一亩冬闲田产草5吨测算,足够提供3头牛或15只羊的越冬饲料。省农业厅统计,去年我省有冬闲田400多万亩,若能全部有效利用,就能解决1200万头牛或者6000万只羊的冬季“温饱”问题。
目前,冬闲田种草养畜模式,主要在襄阳、宜昌、十堰、咸宁、黄冈等丘陵、山区地区推广。襄州区畜牧局局长王云峰介绍,全区已落实种草面积3229.5亩,其中已签种草协议1364亩,自有土地种草面积达1865.5亩。“种草养畜需要养殖户有较高的技术功底。”襄州区畜牧局成立了冬闲田种草养畜技术服务专班,实行畜牧技术人员包镇、包户、包技术承包责任制。
业内人士认为,利用冬闲田种草,一是技术要过关,二是要有一定规模。为此,畜牧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全力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